在会计领域,存货管理与计价是企业财务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对于有志于报考初级会计职称的考生而言,熟悉存货相关的会计处理方法至关重要。本文将通过每日一练的方式,帮大家系统掌握存货计价与会计处理的相关知识。让我们来看看以下几个问题,理解它们的正确答案及解析,以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。
关于存货计价方法的特点,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( )。 A.个别计价法适用于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、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。 B.先进先出法不适用于存货收发业务较多、且单价不稳定的存货。 C.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最简单,有利于简化成本计算工作。 D.移动加权平均法能够使管理层及时了解存货的结存情况,计算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。
**解析:**上述四个选项均是正确的。个别计价法在特定的情况下是非常适用的;先进先出法在一定情境下可能带来误差,而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则有效简化了计算工作;移动加权平均法的及时性和客观性同样值得关注。
**解析:**低值易耗品在会计处理中应根据真实的情况合理分摊,且金额较小的可一次性入账。选项C的错误在于,随同商品的包装物摊销应计入销售费用,并非管理费用;选项D的表述也不准确。如果包装物是单独计价的,成本应记入别的业务成本。
**解析:**存货的相关计提和处理要求企业在财务报表日合理反映存货价值;同样的,处理盘盈及结转成本的要求也应符合相应标准。以上选项均为有效表达。
某公司在2018年12月底结存的材料情况如下:100件,总成本为225万元;市场售价为2.5万元/件,预计销售费用为0.2万元/件。月初存货跌价准备余额20万元。假定不考虑别的因素,处理如下: A.该批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230万元。 B.本期期末应该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为5万元。 C.本期期末应该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5万元。 D.本期期末应该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为20万元。
**解析:**可变现净值计算为市场售价减去销售费用,显示出材料在财务报表中的合理价值,应在期末时相应做出处理。由于材料价值高于成本,企业的跌价准备应相关处理。
**解析:**低值易耗品的科目余额应位于借方,反映公司期末结存的实际金额。
**解析:**低值易耗品的科目余额应位于借方,反映公司期末结存的实际金额。
另外,在处理交易性金融实物资产时的操作至关重要。假设甲公司在2019年以480万元购入乙公司股票60万股,支付相关联的费用10万元,增值税进项税额0.6万元,并在后续时间里进行多项处理,我们来分析其正确性。
**解析:**交易费用计入投资收益,而购入时的成本为480万元。通过对投资收益的正确分配,实现更精准的财务管控。
各单位在实施存货管理及会计处理时,必须要时刻保持严谨与准确,尤其在处理交易性金融实物资产的环节中。只有透彻掌握每一个关键点,才能确保会计信息的精准与可靠,为企业的稳健发展奠定基础。希望这次的练习能帮助到备考的学员们,祝愿大家在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中勇夺佳绩!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